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 日本科研人員的一項新研究顯示,細胞膜受損除了導致細胞的死亡或自我修復外還有第三種可能——導致細胞衰老。
細胞膜是細胞的一層厚約5納米的“防護外殼”,相當于肥皂泡厚度的二十分之一。這層薄膜易受機體活動損傷,也具有自我修復能力。一直以來,人們認為細胞在細胞膜受損后,要么修復要么死亡。
日本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(fā)了一種誘導芽殖酵母細胞和人體成纖維細胞的細胞膜損傷的方法。通過全基因組測序篩選等檢測,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細胞膜損傷限制了芽殖酵母細胞的復制能力;在成纖維細胞中,細胞膜損傷會導致細胞過早衰老。
普通細胞的分裂能力是有限的——大約分裂50次后就無法再繼續(xù),隨后便進入細胞衰老狀態(tài)。此外,在實驗室環(huán)境中,脫氧核糖核酸(DNA)損傷、端??s短、致癌基因激活等因素也會誘發(fā)細胞衰老。長期以來,研究界一直認為細胞衰老其實都是通過激活DNA損傷反應來誘導的。
然而,研究人員在本次研究中發(fā)現(xiàn),細胞膜損傷導致細胞衰老的機制并不通過常規(guī)的激活DNA損傷反應來誘導,而是獨立于此的另外機制,且細胞膜損傷導致的細胞衰老過程比激活DNA損傷反應誘導的衰老過程慢。
近年的研究顯示,清除動物和人體內的衰老細胞可以改善與年齡相關的疾病。研究人員認為,該研究結果有助于制定未來增進健康、延年益壽的策略。
這一研究成果發(fā)表在新一期英國《自然·老化》雜志上。
責任編輯:邢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