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每年的夏季,濰坊濱海、昌邑、壽光等地鹽池中的水分隨著時間被太陽一點一點地蒸發(fā)掉,留下越來越濃的結(jié)晶鹽分。在太陽、鹽分和池水的共同作用下,鹽池外觀上會呈現(xiàn)出深淺不一的顏色,從淺黃、深黃、淺藍、深藍,到綠色、紅色。透過無人機航拍鏡頭,蒼穹之下,這些大小不一的鹽田色彩斑斕、繽紛絢麗,宛如一個個七彩眼影盤。
濰坊壽光傳統(tǒng)制鹽技藝,起源于商周時代,距今有四千余年的歷史。自商周“煮海為鹽”到現(xiàn)在的曬鹽,制鹽技藝一脈相承,形成了獨具特色的“壽光鹵水制鹽技藝”。取鹵—蒸發(fā)—結(jié)晶—出鹽,鹵水制鹽技藝流程雖不復雜,但操作要求高,是鹵水與自然氣象的結(jié)合。鹵水制鹽技藝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汗水和智慧的結(jié)晶,它蘊含著豐富的科學基因,是一份極其寶貴的歷史遺產(chǎn)。
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: 孫樹寶/文圖
責任編輯:陳曉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