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海聽風(fēng) | 想起一座橋
來源:濰坊新聞網(wǎng) 發(fā)布時間:2023-06-19 14:39:50
想起一座橋
□朱睿
亞星橋改建前夕,辦公室的“95后”小姐妹興沖沖要去拍照留念,并聲稱這是濰坊新晉的網(wǎng)紅打卡地,錯過了豈不可惜。
資料圖
其實,濰坊有很多標(biāo)志性建筑,亞星橋只是其中之一。
亞星橋從我有記憶開始,叫東風(fēng)橋,我們習(xí)慣稱它為東風(fēng)“大”橋,很有年代風(fēng)格的名字,配備很有年代風(fēng)格的橋欄桿。
那時候,橋下的水是澎湃的,母親一有空就會將一家老小的換洗衣服裝在大木盆里,領(lǐng)我去河邊,選一塊較為平整的大石頭洗衣服。河邊有釣魚的,河里還有游泳的,人們的歡聲笑語與激越流水聲演奏著動聽的樂章。
女人們的手指因為河水的沖刷變得白白的,有的像水蔥,有的如細(xì)筍,讓我喜歡得挪不開眼。天氣冷的時候,它們又變成了粗細(xì)各異的紅蘿卜,女人們頂多用嘴對手哈哈氣,又趕緊忙開了,畢竟光陰不等人,這又讓我看得怪心疼。母親則會適時為我講“臥冰求鯉”的故事,河水書頁一樣在我面前嘩嘩翻過,那橋便是書脊。
每逢橋上、河畔呈現(xiàn)一派熱鬧又繁榮景象的時候,一定是集市開市的時候。我們大聲吆喝著“一二一,趕大集”的童謠,跟在大人身后看熱鬧:不光南來北往的商家小販聚集于此,也有說書的,一張桌后,說者驚堂木“啪”一拍,說道:“眾位,要知后事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”,不由讓人牽腸掛肚,不愿離開;表演皮影戲的,“豬八戒背媳婦”令人忍俊不禁;還有置辦了行頭亮開架式就開唱的地方戲團(tuán)體獻(xiàn)藝,更有來這里搭上戲臺唱戲曲的……而我最難忘的卻是那時母親給我買了一個小小的,約摸兩寸長、一寸寬、半寸厚的小黑相機(jī)式樣的“畫片機(jī)”,右上方是一個小按鈕,每按一下,自己就可以從后面的鏡頭框看到外地的六副彩色景觀圖。母親告訴我:橋就是聯(lián)系、溝通的標(biāo)志,順著水流走出去,外面的世界很精彩。
我終于走向異地的時候,思念卻如橋下的柔波一樣變得搖曳多姿起來,橋也演化成為一種深刻的情感符號與烙印。
每每與親友故交說起東風(fēng)橋,還會不約而同地微笑著提及那個賣氣門皮兒的老者,個頭兒不太高,體型微胖,迎著朝陽,一聲聲“皮兒啵”,中氣十足,聲貫橋之東西。那時去自行車攤點換三厘米的氣門皮兒就要兩角錢,從他那里買二三十厘米的一根僅要五角錢,多年未變。
沒有人會覺得老者的聲音擾民,倒頗感親切與振奮,甚至我都覺得那聲如洪鐘的“皮兒啵”已經(jīng)成為了這座橋的溫暖記憶之一。
后來,人們對橋進(jìn)行了改造重建,名為亞星橋,橋面加寬增高,橋上雕欄玉砌,霓虹流光溢彩。人多了,車也多了,這鏗鏘有力的旋律又成為了我欣喜的源泉。
如今,這橋再度進(jìn)行升級建設(shè),很多市民總喜歡在施工擋板外圍轉(zhuǎn)轉(zhuǎn),總喜歡眺望著橋的方向。
時光終究水一樣流走,光陰的故事里,橋的一頭是過去,橋的另一頭是未來。
責(zé)任編輯:陳曉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