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清農產品商品化加快
來源:濰坊晚報 發(fā)布時間:2022-01-27 15:18:02
明清時期,濰、密二州降州為縣,濰坊區(qū)域分屬萊州、青州。這一時期,濰坊區(qū)域農村經濟商品化程度不斷加深,手工工場產生,雇傭勞動者出現,新的工商業(yè)城市興起,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經萌芽,經濟文化出現繁榮發(fā)展的局面。
移民屯墾扭頹勢東萊首邑甲青齊
明清時期,青、萊二州屬魯東經濟發(fā)達地區(qū)。明初“多是無人之地”,經移民、屯墾政策推行,社會經濟秩序迅速恢復。到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),濰坊境內人口達118萬人,是繼漢以來第二次破百萬。清“康乾盛世”時期發(fā)展到132萬人,農業(yè)勞動力增加,進一步推動了農耕經濟發(fā)展。
明萬歷年間,濰縣商稅為萊州府之首,占萊州府商稅總額的42%,素以“魯中重鎮(zhèn)”“齊東糧倉”“東萊首邑”著稱。明萬歷《重修濰縣城池記》載,濰縣“西通省城,西北通京師,東通平度,稍北通登萊,東南通膠墨諸州縣。彈丸百里之區(qū),五路交通,設東土卒有不虞,濰為之咽喉矣”。交通樞紐地位,推動了濰縣商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清乾隆年間,鄭板橋曾用“若論五都兼百貨,自然濰縣甲青齊”詩句來形容濰縣的商業(yè)繁榮景象。
經濟作物種植廣臘月綠韭價高昂
明清兩代,濰坊區(qū)域農業(yè)生產的發(fā)展,除實行以小麥為中心的二年三熟制外,還表現在經濟作物和經濟林木廣泛種植,農產品商品化程度不斷加深等方面。
農作物品種在明代就發(fā)生了變化,新傳入的品種玉米、紅薯逐漸推廣。棉花、花生、蠶桑及其它經濟作物種植也逐漸占有較大比重。棉花種植發(fā)展尤快,基本遍布境內,壽光縣最多。清初,煙草傳入青、萊二府,高收入刺激了種植量的加大。果樹栽培也發(fā)展很快,當時青州府盛產梨、棗、蘋果、柿、核桃、栗子等果品。
蔬菜種植已相當普遍,并呈現出集中和專業(yè)化趨勢。壽光蔬菜“以產于九巷者為上,以地肥而人世其業(yè)”,尤以臘月之綠韭為佳品,貴時每斤價至制錢五百。
經濟作物的種植提高了土地經濟收益,促進了農產品的商品化。如臨朐縣“西南鄉(xiāng)以果樹致饒益多。麥收者好造曲,交易以為利,亦或養(yǎng)蜂收蜜”。
打鐵織布繡花等手工業(yè)繁榮
明清時期,濰坊手工業(yè)發(fā)展主要有糧食加工、編制業(yè)、絲綢、卷煙及制鹽等。如益都、臨朐、昌邑的絲綢,諸城的糧食加工,安丘景芝的釀酒,濰縣的紡織業(yè)和煙草加工,高密的草編等,都有很高的市場知名度,其中以濰縣最為著名。
明清以來,濰縣就是全國有名的手工業(yè)城市,清代乾隆年間便有“濰州原是小蘇州”之稱。手工業(yè)如打鐵、織布、繡花等,亦十分繁榮發(fā)達。板橋詩曰:“三更燈火不曾收,玉膾金齏滿市樓。”可見其繁華。此外,皮革、木器、嵌銀漆器、木版年畫等多個行業(yè)都有很長的歷史。
濰坊區(qū)域依然是著名的絲綢產地,《明史資料叢刊》載:“絲綢之家不力耕而力織,利什倍于田,山民有起家至巨萬者。”昌邑盛產繭綢,清末該縣北部莊莊安機,戶戶織綢,年產近10萬匹。尤以柳疃為最,“機戶如林,商賈駢集,繭綢之名溢于四遠……裨販絡繹不絕于道,鑣車之來十數里銜尾相接”。
移民涌入推動經濟文化發(fā)展
濰坊經濟在金元兩代即已衰敝,元末戰(zhàn)爭使濰坊社會殘破,土地荒蕪,“道路皆榛塞,人煙斷絕”。明朝建立后,實施“獎勵墾荒”“移民墾荒”“屯田墾荒”的政策,為經濟社會的恢復和發(fā)展創(chuàng)造了有利條件。明洪武年間移民8次,永樂年間移民10次,移民多來自山西。所以濰坊民間有諺:“問我祖先來何處,山西洪洞大槐樹。祖先故居叫什么,大槐樹下老鸛窩。”
明代大批移民的涌入,對濰坊社會經濟文化發(fā)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一是直接導致濰坊農業(yè)勞動人口的增加,許多荒蕪的土地迅速開墾為農田,地方農業(yè)經濟得以恢復與發(fā)展。二是大量移民遷入后建立眾多新村落,改變了原有的村落結構與布局。濰坊地方志、地名志、家譜、墓碑以及口承史料等資料顯示,明以前村落很少,眾多村落為明代移民所建。移民村落奠定了濰坊現代村落的格局,推動了濰坊村落文化的發(fā)展。三是移民改變了濰坊鄉(xiāng)村社會,重塑濰坊文化,促進濰坊民俗文化的重組,地方文化得以豐富,更具生命力和開放性、包容性。如寒食節(jié)不火食,制面燕,即“子推燕”,春節(jié)燃火堆放鞭炮等,都是晉南民俗的移植與改造。移民還帶來了商品和工藝,河北棗強移民帶來了家鄉(xiāng)的年畫、泥玩等,四川移民帶來了木版雕刻技藝等。
記載書院三十余所文風昌盛科甲蟬聯
濰坊“崇尚教育,耕讀持家”。相傳知密州的蘇軾曾感嘆“至今東魯遺風在,十萬人家盡讀書”。明清兩代,濰坊區(qū)域建書院、修學宮、督課士,興學育才,右文重教,人文勃興,人才蔚起,文化教育發(fā)展到一個歷史高峰。明清兩代濰坊區(qū)域有記載的書院30余所,如青州松林書院、諸城東武書院、臨朐李公書院、安丘公冶長書院、濰縣麓臺書院、高密道德書院等等。據資料記載,明清兩代,山東共有狀元11人、進士4085人,濰坊有狀元4人、進士687人,分別占山東總數的36.3%和16.8%。
明清山東進士人數前10名的縣就有諸城、益都、濰縣、安丘4縣,濰坊還出了4名狀元:明有馬愉、趙秉忠,清有曹鴻勛、王壽彭。科甲興盛催生眾多科舉世家和仕宦家族。高密單氏數百年間出了23名進士,濰縣郭氏中進士者8人,臨朐馮裕家族出了9名進士,壽光劉氏兩代出了8名進士,諸城劉統(tǒng)勛家族出進士11人,等等。
《莊農日用雜字》流傳廣朗朗上口用于農耕啟蒙
馬益著(生卒年月不詳),字錫朋,一字梅溪,臨朐縣胡梅澗村人,著有《莊農日用雜字》,又著《四書聲韻編》《無牙詩解》《詩韻撮要》《舌耕傳》《水災傳》《串山東》等10余種,深入淺出,曲折跌宕,《臨朐縣志》稱其作品“皆行抄于世,膾炙人口”,惜后來散佚。
《莊農日用雜字》是一本關于農業(yè)生產和農民生活知識的啟蒙讀物。著作共474句,由五字句組成,共2370字,抑揚頓挫,一韻到底。內容涉及農家百科,凡春耕、夏鋤、秋收、冬藏、生產知識、飲食起居、男婚女嫁、鄉(xiāng)風民俗等都有描述。寫四季農業(yè)生產:春天“開凍先出糞,制下镢和锨。扁擔槐木解,??鸩堇K栓。抬在南場里,搗碎使車搬。糞簍太也大,春天地又暄”。夏天“行說立了夏,家家把苗剜。帶著打桑斧,梯杌扛在肩。捎桑把蠶喂,省把工夫耽”。秋天“迎風摔簸箕,揚得蛾眉彎。若遇風不順,再加扇車扇。布袋往家扛,傍里記著簽。曬曬才入囤,省得招蟲眼”。冬天“羊皮暖帽子,那怕大雪天。閑在家里坐,小襖套布衫”。寫農村副業(yè)生產:“生財由大道,勤人不肯閑。”寫農民的簡樸生活:“燒湯泡干飯,烀餅也休嫌。面餅大犒賞,豆腐小解饞。”寫農村趕會的宏闊場面:農民在趕會時,需要置辦酒簍、篩子、刖刀、泥板、鋤杠、鋤刃、熨斗、烙鐵、剪子等家庭用品。最后,又描寫了娶親、過年的熱鬧場面。
該書曲盡其妙,朗朗上口,符合農民的實際需要,故受到農民的歡迎,一直在魯中、膠東等地廣大農村流傳,成為農村村塾的啟蒙讀物,被農民譽為“莊戶書”。著作還記載了大量的方言俗語和風俗民情,這些對了解濰坊區(qū)域的農耕文化、山東歷史上的方言民俗,都有重要的文獻研究價值。。
責任編輯:邢敏